查看原文
其他

哎!亲!你得像我这样才能摆摊儿!

住区杂志 偶木景观 2022-12-08



设计师 · 真摆摊 · 思考


刷圈的摆摊攻略如此密集,五菱爆红,地摊经济一夜间跻身风口,毕竟谁没有暴富梦想呢,万一实现了呢!偶木的各位也就曾经摆过的小摊,展开了线上线下的激情讨论,最近的“房车零食摊”都开始积极筹划了,万一明天就开摊了呢~


但设计师的专业贡献还是要有滴,日常的街道生活回归第一步,探索生活尺度街道更新设计,今天跟所有潜在摊主和摊主幕后的设计之手们,分享《背街小巷中日常公共空间的设计介入方法探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茶儿胡同12号
本文刊登于《住区》杂志总第94期 “空间营造”


背街小巷中日常公共空间的设计介入方法探索——以通州老城区为例 

Approaches to the Design Intervention of Daily Public Space in Back Street: Take Old City of Tongzhou as an Example  

文/姚璐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在城市进入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的背景下,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里子”成为北京现阶段城市微更新的切入点与新课题。背街小巷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公共空间,具有小尺度空 间特有的魅力,同时又交叠着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文章首先探讨了背街小巷日常公共空间的特征,进而提出基于“空间-物件-事件”的设计介入途径,认为应从对于日常行为发生的空间入手,并充分利用环境意象营造独特的场所精神,同时结合对生活事件的观察与引导提高公共空间的参与度。接着以通州老城区背街小巷为例,提出街巷日常公共空间的具体设计构想,探讨了以节点置入、界面拼贴、局部包裹、弹性装置等具体更新方法在空间中的应用,希望对类似的实践提供借鉴思考。

关键词
住区、背街小巷、日常生活、公共空间、设计介入



现今北京的城市更新已由大规模的高速建设转向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改造,城市的建设管理也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自2017年集中开展了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并逐步拓展到了中心城区及通州城市副中心,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其环境提升任务[1]。城市主要界面之后的背街小巷成为城市渐进式更新的切入点,是深入提升城市环境空间品质,展现城市场所精神的新课题。背街小巷是与居民生活极为密切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具体而微、生动鲜活的民生,同时叠加着生动而复杂的生活事件。这些生动丰富的日常生活是街巷的灵魂,设计如何介入街巷的日常生活,如何激活背街小巷的公共空间,是背街小巷更新设计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探讨背街小巷日常公共空间的特征,讨论设计介入街巷空间的途径,并通过对通州老城区背街小巷的研究与实践,提出设计介入街巷公共空间的相应设想。



一、背街小巷的更新改造



背街小巷常常指的是位于城市主干道背后的“失落”街巷,是深入城市肌理的小街道、胡同等公共空间。本文认为对背街小巷的概念界定主要应把握三点,一是在道路性质上其是街巷等级的生活性道路,二是在空 间尺度上具备典型小尺度的魅力,三是背街小巷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背街小巷是当今城市渐进式更新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对背街小巷的更新改造进行了多方的研究与探索。

日本的背街小巷在设计上体现精细化与一体化,将建筑空间与街道空间统一为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同时注重保留城市肌理和文化传承。从城市形态到街道家具乃至广告牌匾在设计之初就进行综合考虑,使各类元素在体量、色彩、形态等方面协调统一。注重见缝插绿,结合绿化、 公共艺术、夜景主题设计等营造空间视觉效果。同时形成了政府、居 民、企业多方主体协作的治理模式[2]。杭州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改造开始较早,自2004年开始了针对主城区四百余条历史遗存的街巷空间的环境维护性整治与改造的“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其改造设计的主要理念是找寻彰显历史遗存与现代化空间品质之间的和谐,增强历史归属 感与地方标识性[3],主要创新在于更新内容的系统性、更新方式的民本性、更新组织的综合协调性、更新效果的和谐性[4]。北京自2017年开始进行核心区背街小巷的环境提升工作,并逐步扩展到中心城区及通州副中心。这期间对于背街小巷的研究大多从管理方式、工作机制、整治标准、治理模式等角度进行探讨,如城市管理部门对于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探讨,明确了环境整治的标准以及工作机制[5~9],以及规划部门对治 理体系创新的思考[10]。

总结来看,目前国内外对背街小巷的更新改造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的精细化、一体化,治理模式的系统性、创新性,但对于微观层面的街巷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的探索甚微,特别是对于设计如何介入街巷日常生活的探索不足。



二、背街小巷的日常公共空间



背街小巷在空间位置、尺度关系、空间要素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同时街巷中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延续着历史、延续着人情,这些日常公共空间构成了真实进行着的“人的街道”,是背街小巷最鲜活的特征。

1、街巷的空间特征

1)线性边缘空间
街巷是线性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11]。人们走在街巷中,看到沿街的界面和人们的活动,移步异景,这是街道作为线性空间的独特吸引力。另外,背街小巷位于城市界面与社区生活的边界,同时也是社区中居民“内部”起居空 间与“外部”社区生活的边界,具备边缘空间的特征。边缘空间复杂多样,具有渗透性与包容性,在这些空间中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交织融汇,使得街巷空间富有生机和魅力[12]。

2)小尺度的魅力
背街小巷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之后、社区之中,其尺度关系亲切,呈现出小空间的价值:私密、生活化。适宜的街道宽度,舒服的街道D/H比,亲切的局部凹空间,徒步其中,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与宜人的空间感受。

3)构成要素多样
鲁道夫斯基就意大利街道阐述时说道,“街道必定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边缘的建筑物才成为街道。”[13]背街小巷公共空间首先由围合的建筑构成。一部分街巷,面向街道开口的商铺、住宅构成了街道的界面;另外一部分街道则是由建筑的院墙围合而成的空间。街道的基面也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动车道、步行道、铺装、绿植……不同的基面要素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关系。基面的抬升和下沉也促使街道空间的多样体验。另外,阴角空间是背街小巷中的特色。阴角,指的是内侧凹进去的空间[13],阴角提供了围合感和亲切感,为街道增添了魅力,提高了吸引力。

2、日常公共空间

在漫步背街小巷经常看到居民在墙根儿下交谈、下棋、打牌,靠着门口读书、缝补、纳凉,推着改造的简易推车售卖蔬菜、水果、饮料等真实的生活,街道中的日常生活使其具有不同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世俗特征。对日常生活的研究自胡塞尔的回归“日常生活”到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再到“日常都市主义”等理论体系逐渐成熟[14],这些论述让我们重新认识日常生活与空间的关系。日常公共空间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基础上,通常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个人需求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15]。日常公共空间具有空间流动性,体现与生活物件的意义关联,强调对生活事件的关注。

首先,日常公共空间伴随着日常生活而产生,常常发生于后街和巷道中,在空间上体现出流动性。它的琐碎与真实反复地出现在街道边缘、空置的场地、住宅门前、院落墙根儿、树下等,同一生活行为的发生并非固定在同一位置,同一位置可以容纳不同生活行为。这些日常公共空间无处不在,将街道中的人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其次,亨利·列斐伏尔把日常生活看做是各种意义的储藏室,不管是平常的还是非常的,全都隐身于最通常的事物中[16]。这些蕴含生活意义的事物往往与生活物件产生紧密的意义关联,“物件儿”往往承载着的日常公共空间的独特记忆与环境意象。最后,简·雅各布斯提到城市生活的本质在于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17]。日常公共空间强调对这些真实活动事件的关注。所以“空间”、“ 物件”、“事件”是研究日常公共空间的三个重要因素。



三、基于“空间-物件-事件”的设计介入途径



街道中“空间—物件—事件”的互动是街巷空间营造中的关键要素与催生公共空间活力的源泉。对于街巷日常公共空间的设计介入应从对于日常行为发生的空间入手,并充分利用环境意象营造独特的场所精神,同时结合对生活事件的观察与调研,以及事件的策划组织提高空间的参与度。因此提出“空间—物件—事件”三者互动的设计介入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设计介入,需要采取“微介入”的原则,介入的范围是小尺度的;在价值取向上,介入强调的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体验,对场所精神的尊重和彰显;在方法上,介入强调以最小程度的建设发挥最大效益。

1、空间

背街小巷中的空间常常没有规整的大规模开敞空地,公共空间常常为不规则的阴角空间,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充分挖掘这类小空间的价值。也正是因为空间的局促,所以围合的边界成为营造空间的重要媒介。好的街道应该具有围合感的边界,使人产生归宿感与认同感。街道边界通过建筑、沿街停车、雨棚、柱廊、终端景观,甚至一面墙、一道栅栏、一组街道家具加强围合感以及表达场所精神[18]。设计介入街道日常公共空间,可以采用局部置入与弹性使用的方式,营造一种加厚的柔性边界,这些柔性边界或是结合空间、街道家具增加停留性,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或是通过符号与图案彰显场地精神;或是通过绿植柔化边界,改善街道生态环境。

2、物件

徒步在北京的街巷中,会发现很多体现街道日常生活的“物件儿”,或是门口的一把竹椅、各式各样的花盆与绿植、老旧的石碑、磨盘、窗台的兔爷……围绕这些“物件儿”常常会形成街道中的交往场景,聊天、浇花、下棋、逗鸟等等。这些“物件儿”是场所的印记,构成日常生活的意义,日常公共空间的设计应为这些“物件儿”提供舞台和背景,让这些“物件儿”与人发生更密切的联系,从而触发更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街道家具的设计中,也应充分利用这些物件,以旧“焕”新。

1 街道中的物件与场景(作者自绘)

3、事件

街巷空间中常常交叠着丰富的生活事件,例如推车售卖、街头表演、广场舞、集市庙会等,这些事件常常是街道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交往与空间》中谈到街道吸引力在于合理的动线、有事可做(如果有事可做,后面便有话可谈)[12]。制造街道中的事件促进街道交往的经验在很多公共艺术案例中可以看到。来自美国的华裔艺术家凯蒂·张在社区边上的一个小破屋的黑板上出了一个题目:“在我死之前, 我想要什么?”引发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很多陌生的居民因此开始了互相的交流与邻里交往。还有一个案例叫“足球场”,一个西班牙的艺术家来到中东沙迦地区,因为以色列和阿拉伯不停地发生矛盾和冲突,他就在两个社区当中画了一个足球场,利用足球场进行了一次增进人们友谊的比赛。这个友谊比赛打破了两个民族的壁垒,他们开始忘却以往,非常融洽地共同玩一场游戏。就这么在地上画了几条简单的杠,就解决了存在多年的民族矛盾[19]。还有很多街道中进行社区微花园、微菜园,调动社区成员共同种植维护,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结合空间事件促进交流,也是设计介入日常公共空间的重要途径。

总结来说,基于“空间-物件-事件”的设计介入途径,以空间为物质载体,以物件为环境意象,以事件为参与媒介,通过空间的设计以及环境意象的营造塑造场所,以生活行为的引导、公共艺术、社区活动等增加活力与参与度。下面将以通州老城区背街小巷的研究为例,具体介绍设计介入街巷日常公共空间的设想。

2 基于“空间-物件-事件”三者互动的设计介入途径(作者自绘)



四、“空间-物件-事件”互动的具体设计探索

——以通州老城区为例



1、通州老城区的背街小巷

通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运河的开凿,在金元之后便与京师关系密切,被誉为“畿东重镇”。通州老城区的街巷空间是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射。老城区的街巷作为空间载体,每个时期的面貌都是街区居民生活的缩影,是历史沉淀的叠合,产生了诸如“十八半截”等特色街巷。


3 通州街巷的历史与现状(作者改绘)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背景下,通州背街小巷的环境设计面临挑战与机遇。根据《北京市通州区总体规划(2016-2035)》,团队对通州老城区的背街小巷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其背街小巷总结为六种类型:历史记忆型、社区生活型、社区边缘型、社区入口型、商业为主型、艺术区生活型,并依据不同类型各选取了一条代表性街道进行了重点研究。

表1 通州老城区不同类型的代表性背街小巷
2、通州老城区背街小巷的现状问题

1)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空间利用率不高
通州老城区街道首要的问题是公共空间活力不足,阴角等零碎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回民胡同以老年人居住为主,墙根儿下老人晒太阳、聊天、下棋、墙角逗鸟、推车售卖等日常生活场景常常发生在阴角等零碎空间,这些空间没有结合日常活动进行充分设计。同样,以果园大街为代表的社区生活型街道空间多为锯齿形阴角空间,空间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以鑫龙东侧路为代表的社区外侧型街道,处于两个区块的边界,是一个丁字形街道,主要为居民倾倒垃圾、购物买菜途经街道,街道人气较低,利用率低,环境状况较差;以云景东路营业厅北侧道路为代表的社区入口型街道,职能单一,以通行为主。街道的界面为小区的院墙,街道与内部空间的渗透被围墙所隔断,空间氛围单调乏味。

2)缺乏统筹设计, “各自为政” 
通州的背街小巷普遍存在缺乏统一的设计与管理。由于老城区的街巷历史悠久,在建设之初大多以慢行交通为主,在机动车激增的情况下,停车严重侵占了公共空间。其次是业态混乱,商业利益侵占公共空间。以玉桥西路南延为代表的商业为主型的道路,街道由两侧的多层建筑围合而成。建筑的底层商铺构成了街道的界面,饭馆、奶茶店、营业厅、超市等各种商业活动交织,不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混乱,而且各商铺还将公共空间占为己有,造成居民休息空间严重不足。另外,植物景观也缺乏统一设计与管理,一些街道绿地被侵占、破坏。

3)街道界面混乱不连续,风貌特色不足
连续的界面有助于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线性空间体验,这也是街道这一线性公共空间的魅力。界面的连续与否,关系行人的步行连贯性、停留度与参与度,以及街巷特色的突显。良好的街道界面有助于强调原有街区的意象与生活内涵的延续,突出历史归属感与独特标识性。通州老城区的背街小巷通州街巷连续性较差,没有很好地突显其风貌特色。例如以回民胡同为代表的历史记忆型街道,胡同中老的砖石、门楣、传统建筑依稀可见,历史的记忆与沉淀呈现在街道风貌中。然而目前对街道特色的展示仅通过展示墙、公告栏等方式进行粗略直接的表达,没有深层次挖掘场所精神。果园大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昔日果园村的场景已不复存在,街道除了保留了果园名称,在风貌上与其他街道并无差别。宋庄镇的前夏村主街是艺术区中的街道,街道特色也不突出。

3、设计介入的具体方法

针对通州老城区背街小巷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设计构想。首先从挖掘零碎空间入手,基于对日常生活的调研以节点置入的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公共空间活力;其次,采用拼贴的方式更新街巷界面,重塑场所的连续性与地域特色;另外,通过“包裹与框景”的方式以最小的介入,彰显“老物件儿”与场所精神,激发日常生活的产生;最后,通过弹性街道装置的设计,激发街巷生活事件的发生。

1)节点置入——挖掘零碎空间,增加空间活力
背街小巷公共空间常为不规则的零碎阴角空间,设计介入的途径在于有效利用这些零碎空间,结合场地中的居民活动与交往需求,见缝插针地置入功能块,以激活公共空间。通州的果园大街,由于一侧建筑与街道形成一定的夹角,造成公共空间多为零碎的夹角。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夹角,提高公共空间活力,激发人的活动成为设计的首要问题。设计在空间中置入了mini健身运动场、S形高低组合花坛座椅、马卡龙街角装置、月光街角花园、马赛克微广场等节点,有效提升了零碎空间的利用,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激发了潜在的社区交往。又比如在鑫龙东侧路的更新设计中,结合院墙的凹空间,巧妙地将其与猫舍结合,为社区中的流浪猫提供了居所,同时也引发了社区中爱猫居民的交流。

4 节点置入——通州果园大街概念设计
(叶静宜、孙媛军、洪越、姜朋杉、黄嘉琪、梁嘉和、安伯韬绘制)

5 节点置入——猫舍(李政翰绘制)


2)界面拼贴——重塑场所的连续性与地域特色
街道的界面对于街道的围合感和场所精神的表达尤为重要。通州的回民胡同位于通州的回族聚居区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目前街道对于地域特色与场所精神的表达较弱,仅是通过文化墙、告示栏进行直接的介入。另外由于缺乏统一设计,街道界面杂乱,虽有潜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但是没有形成统一连续的空间体验。拼贴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手法,也是一种城市更新的思维方式,城市由不同的新旧要素拼贴而成[20]。团队试图以小规模、动态的、拼贴的方式重塑回民胡同的界面。通过提取伊斯兰文化元素,整合色彩与图样,对门窗、小空地等关键位置进行局部拼贴。仅仅通过局部的微小的拼贴介入提升街道的特色,彰显了独特的场所精神。这种微介入的理念在于局部的、迭代式更新,拼贴的手法以点带面,工程量低,也有效提高了实施落地的可行性。

6 拼贴界面——回民胡同微介入式更新
(关茗月、吕静怡、王云、吴怡、王婷婷、许霜霜、张爱童绘制)


3)局部包裹——微介入彰显场所精神
通州区的回民胡同,始建于元代,东西走向,坐落在通州区十八个半截胡同的北端,街道中现存一座清真寺、回族小学、清末便有的小楼饭店等,是通州老城区中具有民族特征并具有悠久历史的街巷。设计团队在回民胡同调研的时候,发现场地中散落着若干老石墩、磨盘、碑石等,这些“物件儿”是街道历史的缩影,同时发现街道角落有很多居民自发摆放的桌椅,这些家庭淘汰的桌椅、沙发在街道中发挥了新的作用,形成了街道中的“热点”,居民们聚在这些家具旁晒太阳、聊天、下棋等。在这些“热点”区域中,还常常少不了绿植的出现,居民用废弃的泡沫箱、塑料桶种植喜欢的花果蔬菜。基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受场地中的“物件与场景”的启发,提出局部包裹的设计措施。首先将这些“物件儿”进行整理,结合休憩、养鸟、花果种植的具体功能,进行局部包裹,设计只是为原有的“物件儿”提供了舞台和背景,并且鼓励居民在这些包裹的框架下不断更新“物件儿”,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交流需要把家中淘汰的家具拿出来,放置在设计的框架中,或者将家中的绿植共享出来,与设计结合。这样用最小程度的介入,提升街道公共空间并保存其朴素与纯真的生活状态。

7“包裹老物件儿”——回民胡同微介入式设计
(关茗月、吕静怡、王云、王婷婷、许霜霜、张爱童绘制)


4)弹性装置——激发街巷多样生活
背街小巷日常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丰富。这些活动反复出现在街巷中的不同位置,体现出较强的移动性与临时性。所以团队希望通过临时性的装置,满足不同活动的需要,能够在社区中弹性使用。同时通过不同使用方式的设计,激发潜在的交往需求。

8 背街小巷中的弹性装置设计(作者自绘)



五、结语



在城市进入到渐进式存量更新的背景下,背街小巷的更新不应停留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探索治理模式等方面,更应该重视设计介入背街小巷日常生活的途径,做到为真实的生活而设计。背街小巷中零碎空间多,人群需求多样,交往行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都为设计介入提供了一定难度,不能期望通过固定的设计模式标准化处理。因此,需要从对日常生活的深入观察入手,探索生活行为背后“空间-物件-事件”的关系,并通过微介入的策略,针灸式地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希望本次研究为微观层面街巷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一种可能性,也引起对于原真性场所设计方法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谢国民.北京市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8,(1):15-19.

[2] 瞿利建.日本背街小巷精细化管理体验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8,(2):  85-86.

[3] 徐雷,毛丽敏.重塑失落的历史街巷空间——杭州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的意 义解析[J].华中建筑,2006,(5): 93-98.

[4] 韩明清,黄杉,张越.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与探索——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的 由来与创新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1,(11): 97-99.

[5] 谢国民.北京市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 技,2018,(1):15-19.

[6] 宋甲乐.西城区以规划引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J].城市管理与科 技,2018,(1):22-24.

[7] 程卫民.通州区背街小巷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J].城市管理与科 技,2018,(1):25-27.

[8] 孙新军.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 技,2019,(3):7-11.

[9] 孙成波.北京市西城区以“绣花之功” 提升背街小巷精细化管理[J].城市管理 与科技,2019,(2):68-69.

[10] 刘巍,王菲.以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助推北京老城背街小巷治理[J].北京规划建 设,2018,(5):11-18.

[11]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2]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14] 李雅琪,李瑞,汪原.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以武汉原俄 租界为例[J].风景园林,2018,(4):48-52.

[15] 汪原.日常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终结与重生[J].新建筑,2014,(6):32-35.

[16] 汪原.零度化与日常都市主义策略[J].新建筑,2009,(6):26-29.

[17]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1.

[18] 金岩.回归街道生活的步行社区街道设计策略[J].中国园林,2013,(5):66-69.

[19] 汪大伟.地方重塑—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J].装饰,2013,(9):16-21. [20] 贾新锋,黄晶. “拼贴”与中国城市的更新[J].建筑学报,2006,(7):12-14.



本文刊登于《住区》杂志总第94期 “空间营造”


购买纸刊,请关注住区官方淘宝店 

店铺:住区杂志
http://cd-magazine.taobao.com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偶木景观!



您或许还想看⬇️
儿童友好 | 一千个游乐园,也抵不过一座懂你的城市偶木| 开启智慧城市更新模式偶木分享 | 一起打败刻板印象!
偶木 | 熊孩子出没,请注意!偶木专题 | 当我们谈起儿童友好设计
偶木分享 | 儿童友好设计案例研究(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